欢迎参加 ITI 在线学院学习模块“患者相关的牙科治疗因素”,本模块讲师为 Shakeel Shahdad。

种植牙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有多项患者相关的牙科治疗因素会影响到种植治疗及其效果。开始治疗前,应仔细评估这些因素,以降低出现并发症的风险并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期望。本模块介绍了评估患者是否适合种植治疗时应考虑的相关牙科因素。

学完本 ITI 在线学院模块后,您应能够:了解与牙种植体治疗相关的牙科因素,阐述种植体如何能满足患者的牙科治疗需求。

首先,我们重点介绍临床医生在计划种植治疗时,有哪些牙科因素会影响他们做出决策。其中包括:患者年龄、缺牙原因、咬合功能异常及种植治疗史或经历。现在,让我们来详细了解每项因素。

在计划缺牙修复时,首先应考虑的一项因素是患者的年龄。儿童和青少年的颌骨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因此,不能对他们进行种植治疗。

该病例中,这位年轻患者的上颌右中切牙在青春期内发生了牙外伤。由于牙槽骨沾粘,牙槽骨的发育受阻,导致低位咬合。牙种植体与发生骨沾粘的天然牙一样,既不会在发育颌骨中萌出,也无法与周围颌骨同步生长。由于周围的牙槽骨仍在发育,将导致种植修复体形成低位咬合。

因此,种植体植入应推迟到颅面大幅发育停止后,而根据经验,颅面发育通常在 18 岁至 19 岁时停止。尽管如此,大幅发育停止后种植治疗仍应特别小心,有证据表明,垂直方向小幅度的颌骨发育可持续更长时间,甚至到四五十岁。例如此病例中,该女性患者位于右上中切牙的种植体是 21 岁时植入的。七年后,两颗中切牙存在水平差异,表明颌骨还在继续生长。

相反,在成年患者中,高龄通常不是导致种植体脱落的禁忌症或风险因素。但是,应综合考虑年龄和其他医疗因素,如较差的健康状况、手术相关风险以及患者依从性和维护等问题。综合起来,这些因素就可能对种植治疗产生不利影响。

接下来,必须查明患者缺牙原因。通过该信息,临床医生可发现重要的风险因素,从而制定最符合患者利益的治疗计划。该患者中的 21 牙脱落并进行了再植。牙齿复位不当和牙龈撕裂对牙齿和种植义齿的预后均造成了影响,未来治疗时应考虑到这一点。

如果患者因牙周病导致缺牙,设计种植方案时应特别小心。牙周炎会导致牙槽骨吸收。因此,当这类患者缺牙时,其牙槽骨高度会显著降低。这会限制可用骨高度,特别是在上颌窦和下颌神经管附近。

牙周病还会导致牙龈退缩,包括龈乳头退缩。医生应提醒患者,种植修复不太可能恢复龈乳头。该病例显示了对牙周炎患者的上颌右切牙进行修复。由于之前发生了退缩,靠近邻牙的龈乳头缺失了。

大量数据显示,口腔卫生差和微生物膜与种植体周围感染和种植体脱落相关。因此,必须全面评估患者的依从性及口腔卫生自洁的能力。

未治疗或未完全治愈的牙周病会增加种植体失败的风险。研究者在种植体和天然牙周围发现了相似的龈下菌群,有证据显示,牙周袋可能是病原体的“温床”,这些病原体可传播到种植体上。

对患有持续活跃期口腔疾病的患者而言,种植治疗是禁忌症,即使龋齿不会直接影响种植体的成功率。对患者负责的牙科治疗的首要目标是诊断、预防和治疗主要口腔疾病。缺牙修复或患者恢复阶段是次要的。临床医生不仅需要治疗患牙,还须评估其他牙齿缺失的风险,需包含在整个治疗计划中。在此病例中,因基牙发生多处龋坏,必须拆除固定义齿长桥,才能使牙齿具有可修复性和良好的预后。

因根管治疗失败而必须拔除的牙齿可能会以各种方式影响种植治疗,因此,应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该病例为薄扇型牙周表型(也被称为生物型),其 21 牙根管出现了再感染,应全面评估该患者的种植治疗相关风险。

慢性根管感染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根尖周牙槽骨的炎性骨吸收,且可能是大面积的。因此,拔牙窝愈合后,骨量可能不足以容纳种植体。任何残留的病变或炎症也可能导致种植体骨结合失败,进而对最终效果产生不利影响。临床影像显示,慢性根管感染导致了大量牙槽骨丧失。

如果之前做过根尖切除术,拔牙后骨吸收可能会更严重。手术本身需要去骨以暴露根尖病变,再加上反复感染,会对周围骨组织造成严重破坏,如该病例所示。因根管治疗失败和之前的根尖手术所造成的大面积硬组织缺损非常明显。种植体植入时,硬组织缺损需要植骨。有证据支持拔除根管感染牙齿后即刻植入种植体可取得成功。但是,据报道,如果残留的根尖感染或邻牙的类似感染扩散到种植体上,会出现逆行性种植体周围炎。

牙槽外伤引起的缺牙可能导致大量牙槽嵴缺损,在种植治疗前,需要进行软硬组织增量。该病例中,21 牙脱落,22 牙冠折并有大量牙槽骨缺失。拔除侧切牙六周后,可见大面积的软硬组织缺损,如果想要实现最佳的美学效果,需要对这些组织进行修复。

因修复体、内外部炎症造成的牙体组织吸收,甚至偶尔发生的根尖吸收,都会令外伤后的患牙发生骨沾粘,并影响种植治疗方案,应引起重视。该病例中,先前为一位成长期儿童再植入的中切牙发生骨沾粘,导致了低位咬合。牙槽损伤后的此类表现可能对种植治疗效果产生重大影响。

先天性缺牙会对牙槽突发育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这些患者通常存在牙槽骨量缺损的现象。通常,此类患者需要进行植骨手术,该手术可以与种植体植入同期或分阶段进行。

这类患者也会并发恒牙异位萌出和/或畸形牙,如该临床病例所示。过小牙是一种常见的现象,由于乳牙仍然滞留在原来的位置,恒牙通常会从错位的位置萌出,如另一个病例中所示。因此需要跨学科医疗团队共同诊治。治疗包括通过正畸治疗将牙齿复位,通过修复重建正常牙齿大小,以及对乳牙及其预后进行评估。

异位萌出通常发生在上颌尖牙,临床医生需要对其进行全面评估,以确定牙齿及其牙根的确切位置。此外,应与正畸医生一同决定是否能通过正畸治疗复位异位牙。异位牙的位置可能会影响种植体植入位点,因此建议先通过手术将其拔除。同时还需考虑拔牙可能导致的牙槽骨丧失。

接受放疗的患者有出现放射性骨坏死的风险。这位放射性骨坏死患者的临床和影像显示,其骨愈合能力丧失并伴随继发性骨坏死。据报告,这类患者的种植体失败率会增加。调强放疗等现代放疗技术可将这一风险降至最小。对于所有头颈部接受放疗的患者,如果考虑植入种植体,应咨询其专科医生,并对患者进行仔细评估。

头颈癌患者通常都会接受切除手术并伴随放疗。上下颌肿瘤切除术会导致较大范围骨缺损,将影响种植体定位和植入,或令种植手术变得更加复杂。

咬合功能异常被视为导致种植体失败的高危因素。但是,这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研究未能证明磨牙症与种植体失败直接相关。尽管如此,目前共识性结论认为,由于过度负载,患有磨牙症和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患者,出现机械性失败(如螺丝松动、螺丝和基台断裂)和修复并发症(如义齿断裂或崩瓷)的概率会增加。

问询患者的手术史,特别是种植手术,可获得有用信息。任何关于患者之前治疗的并发症和种植手术耐受程度的信息,都有助于将风险降至最低。临床医生也能判断出患者的依从性。同样,临床医生也能通过这些信息对患者期望进行合理评估。

患者相关的牙科治疗因素,学习重点:年龄、缺牙原因、咬合功能异常和种植治疗史,都是评估患者种植治疗时应考虑的重要牙科因素。仅在颌骨发育成熟后再考虑进行种植治疗。缺牙不可避免地会导致骨量减少,这会影响种植治疗。咬合功能异常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但会导致机械并发症和修复并发症。种植病史可为医生提供患者依从性、期望和对种植治疗耐受能力的有用信息。

接下来,让我们了解一下患者的牙科治疗需求。种植治疗的其中一项主要适应症是恢复咬合功能。如果患者无法有效、舒适地咀嚼,则需要进行修复。咀嚼功能缺失会对饮食和营养摄入产生不良的影响,继而严重影响健康。该病例是一位 40 岁的男性患者,右上颌多牙缺失。他患有严重的牙列缺损,如果没有义齿无法正常咀嚼。种植体还能显著改善美学效果和发音。在无牙颌患者中,它们可改善可摘义齿的固位和支持。有了种植体,就可以通过固定义齿对一颗或多颗缺牙进行修复。通常,患者希望采用固定义齿进行修复,同时不损害邻牙,这些邻牙可作为常规固定义齿的基牙。基牙预备会对牙组织造成不可逆的破坏,还可能使其无法保留,影响患者健康。相反,种植修复不会损害邻牙的健康。下一部分我们将分别讨论各项需求。

种植体可用于口内大部分缺牙位点,以改善口腔功能。该病例中,在 13 牙缺失后,患者抱怨其可摘义齿的固位和稳定性存在严重问题。通过在右上颌使用种植支持的四单位固定义齿,在左上颌使用种植单冠修复前磨牙,让患者的口腔功能恢复到了最佳状态。

如果合理地设计治疗方案、植入种植体并进行义齿修复,能够实现良好的美学效果。美学效果是促使患者寻求治疗的主要动力。因此,最终效果必须能满足患者的期望。使用 ITI 美学风险评估是发现风险及预测治疗效果的好方法。即使存在极具挑战的适应症,也能实现良好的修复效果,如该病例所示。

上下颌常规可摘义齿固位存在问题的患者,其发音也会有问题。采用种植支持义齿既可增强固位,也可改善发音。

当需要增强对可摘义齿的固位和支持时,建议考虑种植体。特别是下颌严重吸收的情况下,传统义齿在使用期间会因过度移动而导致疼痛。下颌两颗种植体和上颌四颗种植体支持的种植义齿,已被证实可明显改善口腔功能和固位。固位方法可考虑各种形式,但必须解决患者的具体问题。该示例中,如果患者具有非常敏感的黏膜和浅表的颏神经,虽然有种植体辅助固位,但可摘义齿在使用时仍会令患者感到不适。在此类病例中,建议采用种植支持式固定义齿,避免摩擦和压迫牙龈。

同样,伴随会厌反射的患者佩戴可摘义齿也会出现问题,因此最好使用固定义齿。或者如该病例中所示,可大量减少可摘义齿覆盖硬腭的面积并增强固位。这位特殊的患者存在严重的会厌反射。临床医生认为该患者适合带唇侧翼板支持的可摘义齿,以获得充足的唇部支持。该患者最终采用了种植支持式可摘义齿,同时,其会厌反射也通过减少腭部基板覆盖面积得到了解决。

通常,患者希望避免可摘义齿,倾向于采用固定修复。如果经过全面评估,牙槽嵴高度和宽度支持种植体植入,可采用固定义齿修复。该病例上颌植入了七颗种植体,以支持全口固定义齿。医生应仔细地询问患者,明确其关于义齿修复的诉求,确保治疗能成功彻底地解决这些问题。

患者的牙科治疗需求,学习重点。种植体能改善患者的牙齿功能、美学效果和发音。种植体可增强对可摘义齿的固位及其稳定性。种植体支持采用可摘或固定义齿进行修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制定符合患者最大利益的治疗计划。

患者相关的牙科治疗因素,模块总结。应评估以下患者牙科因素以降低风险:年龄、缺牙原因、咬合功能异常及种植治疗史。这些因素中的每一项都会影响治疗决定,因此在设计种植方案时需要了解并评估这些因素。种植义齿能恢复功能、美学效果和发音。种植体可增强对可摘义齿的固位和支持。可使用多种固位附着体。种植体可用于各种可摘或固定义齿。